重者吹入鼻中。嗳气者,因饱食太急,比时作嗳,转食气也。
接骨加草乌一匕多,热酒调服,量人老弱虚实,加减用之。九候者,各中指正按高骨之端是也。
若第六七日传厥阴,脉得微缓、微浮,其证寒热似疟,此为必愈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和之。【注】都气汤,即六味地黄汤加肉桂、五味子也,橘皮竹茹汤,即橘红、竹茹、人参、风温浮盛葳蕤汤,羌麻葛芷青木香,芎草石膏葳蕤杏,里实热甚入硝黄。
如不鼾睡,口中和而不燥不渴,身热汗多脉浮盛者,乃亡阳之证,非风温也,即桂枝白虎加人参汤亦不可用也。故又云∶阴虚而阳盛,阳盛则热矣,衰则气复反入,入则寒矣。
况疹本因热而生,病势转甚也,岂能反为寒者也。防风通圣治风热,郁在三焦表里中,气血不宣经络壅,栀翘芩薄草归芎,硝黄芍术膏滑石,麻黄桔梗共防荆,利减硝黄呕姜半,自汗麻去桂枝增。
从而有已验之方,必与乐善之士共。伤食恶食身无痛,痞闷矢气噫作酸,香港脚脚漆胫肿痛,或为干枯大便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