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寒凉药,证虽大减,脉反加数者,阳郁也,宜升宜补,大忌寒凉,犯之必死。若下焦虚寒,逼其无根之火上炎者,八味丸引火归元,外用生附子末,唾调涂足心。
又《内经》以哕为呃逆,义别。若身热大渴,脉长洪而数,宜白虎汤,得战汗方解。
病之始发,凛凛恶寒,甚则厥逆,阳热郁极而通,则厥回而中外皆热。又经曰∶腰者、肾之府也,转摇不能,肾将惫矣。
或酒食、痰血、水湿、疮毒,郁抑阳气于里,不达于表;或劳倦郁抑,中气下陷,不能升发,则表虚而怯寒也。肾主骨,寒则坚,热则腐。
若湿与热相搏,清热渗湿汤。又谓腹满,小便不利而赤,自汗出,为表和里实,当下之,大黄消石丸,此皆言阳黄也。
凡久痢、久疟、久热等症,皆须识此意。丹溪治一少年发尽脱,饮食起居如常,脉微弦而涩,轻重皆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