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四五日,少阳时也。盛则盈,衰则虚,顺则平,逆则病。
防风羌活独活川芎(各等分)上咀。若不大便六七日,小便少者,虽不能食,但初头硬,后必溏,未定成硬,攻之必溏。
木通生地甘草黄连知母滑石麦冬山栀黄芩犀角心为热冒,则发谵狂,故以导赤散合泻心汤;上清心经之火,加滑石,导心火;下通小便而出,加知母、山栀、黄芩兼清上焦肺火。然治南方热令,亦犯辛温,故立加减于后∶春加石膏、黄芩;热令用防风易桂枝;里有热者,不用此方;恶寒身痛,加羌活;足冷,加独活;时寒时热,加柴胡;阳明有邪,加干葛。
阳明症,目痛,脉浮大,无汗恶寒发热,宜发汗,葛根汤。妇人伤寒发热,经水适来,昼日明了,暮则谵语,如见鬼状者,此为热入血室,无犯胃气及两条详注热入血室,皆不立方,但曰无犯胃气,此禁汗吐互词。
伤寒先厥后发热,下利必自止,而反汗出咽中痛者,其喉为痹。若呕而不渴,身不大热,此湿火呕吐也,栀连半夏汤,加白豆蔻、浓朴、竹茹。
自十月小雪节起,至十二月小寒终止。不应,再加枳壳、大黄,直达大肠。